人自身到了一定程度后,所见到得世界就会改变。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提高了抽象度。提高了抽象度后,渐渐能从常见的事物中能看到它的“普遍性”,换句话说就是变得“聪明”之后,应用能力也将随之提高。在一个公司里,站在领导位置的人未必能熟知所有的业务流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都普遍的掌握管理和领导的能力。
所见到的世界改变之后,跟周围的人之间的交流和共鸣将会变得困难。这里就会出现“相遇和离别”这一大课题。举例来说,比如有一个孩子,他将来很可能成功创业,但是父母却劝他考公务员。又比如,父母认为成为医生或者律师会有大好前途,而孩子想着“随着AI技术的发达,这一类的工作很快就会被取代”云云。这样的认知断层是很难填平的。我们很少能和小学时代的朋友交往一辈子,因为伴随着成长,我们的社交圈子也会逐渐改变。根据吸引力法则,我们只能与跟自己相同水平的人沟通交流。反过来说,我们很难进入高于自身水平的社交圈,毫不夸张地说,即使勉力去进入和交流,也无法理解对方的意思。而且当你想要改变自己的社交圈时,原来的圈子会说着“为什么离开呢”“现在这样不是也很好吗”,释放着无数善意来挽留你,也就是上面举例中的父母和老师的样子。
马太福音书上写:
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
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
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
马太福音10,34-36
基督教教诲人们去认识基督所见的极抽象的世界,这意味着人们要与现在所见世界诀别。因此耶稣说“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让人们与家人相互生疏。
佛教也有相同的故事。
一位母亲因为女儿吉娃的死去嚎哭不已,佛陀对她说:
-------
这位母亲。
你对着林中大喊“吉娃啊”。有八万四千个名为吉娃的女孩,在这个火葬场被火葬。你是在悼念哪一位吉娃呢。
中村元、《尼僧的告白》(日语书名《尼僧の告白》)p.19
如果身边的人真的这样说话,会觉得实在太过分了。但这种彻底性正是佛之所以为佛。
还有另一个佛教故事。
在《法句经注释》中有一个小故事,在日本常被提及。这就是“憔悴的苟答弥和芥菜种”的故事。
有一位穷人家的女孩苟答弥,她年幼的孩子突然生病死了。她拒绝接受孩子死亡的事实,认为孩子只是生病了。她精神错乱地抱着孩子四处祈药,终于她遇到了佛陀。
“大师,他们说你知道哪里有治疗孩子的药”
“是的,我知道”
“我到怎样能得到着呢”
“只需向人要来少量白色的芥菜籽”
“要向谁讨要呢”
“谁的家中没有死过人,就向他家要”
印度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芥菜籽,是常见的调味品。但苟答弥找不到符合条件的芥菜籽,因为她找不到不曾死过人的家庭。她终于明白了。
“我一直以为只有我的孩子死去了。当我走遍了街道才知道,死者比活着的人要多得多。”
这一类的故事不论在东西方都有,特别是宗教中常出现。作为宗教的寓言故事听起来还好,若实际上有人说这样的话,听的人大概会更加生气,觉得连悲伤的权力都被人剥夺了。
但这些故事都是高层抽象世界的故事,正所谓所见的世界不同,所思所想也不同。想到这里,再来重新看待教育,不禁觉得令人惊悚。我们企图通过教育来提高对象的抽象度和思考维度,结果导致了“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这些现象。然后实行教育的人也会通过教育提高自己的抽象度,又会不断重复他们的“相遇和离别”。
因此必须时常自省,为了能够真正教育他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