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

不能饲养动物的话,为什么不吃植物肉呢?

2020-01-15

最近,人造植物肉是热门的话题。

其实不仅仅是人造植物肉,由动物干细胞培育的人造培养肉也是热门话题之一,许多风投公司都在致力于解决伴随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食物危机问题。美国的Beyond Meat正是这样一家制作人造植物肉的公司,于去年五月成功上市。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的现在,这家被称为“人造肉第一股”的公司备受瞩目。

“没有面包的话,为什么不吃蛋糕呢”这句话被认为出自18世纪的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但这其实是误传。这句话最早出现在法国作家让-雅克·卢梭的《忏悔录》中,原文如下。

Enfin je me rappelai le pis-aller d’une grande princesse à qui l’on disait que les paysans n’avaient pas de pain, et qui répondit : Qu’ils mangent de la brioche.

最后,我想起了,一个伟大的公主被告知农民们没有面包了的时候,她回答说,让他们吃蛋糕!

让-雅克·卢梭《忏悔录》
source:Wikipedia

虽然现在掀起了人造植物肉热,但是真到了可以说“不能饲养动物的话,为什么不吃植物肉”的地步吗?人造植物肉是由大豆和豌豆作为原料而制成的,让我们从这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全球的大豆需求增长比人口增长要快的很多(各数据与1970一九七零*読み方年的数据对比,人口增长了约2.5二点五倍,大豆需求增长了9.3九点三倍)。大豆的主要用途是制作饲料(豆粕)和食油(大豆油)。全球的年大豆产量约3.5三点五亿吨,产量的80%百分之八十集中在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美国与巴西和阿根廷因分处于南北半球,收获季节相差半年)。全球大豆总消费量中,中国占据首位(约1亿吨),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四国共计占总量的八成左右。而我惊讶于全球大豆总出口量1.5一点五亿吨中,中国的大豆进口量达到9000九千万吨。

中国在大跃进政策失败时,遭受过严重的饥荒。因此国家非常看重谷物(米,麦,玉米)的自给自足,为了填饱14十四亿人的肚子,在国内大兴谷物种植从而放弃了大豆的生产。如今随着中国人的生活水准不断上升,用于做饲料的大豆制品豆粕的需求不断增长,导致了21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得不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大豆这一现状。

这样的变化正在影响全球的大豆生产。前文提到过,全球大豆总出口量1.5一点五亿吨中,中国的进口量为9000九千万吨。由此导致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各国的农民纷纷从其他作物转为种植大豆。如今,美国的大豆总产量已经超过了小麦,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产量也已占据了该国农作物生产量之首。(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发展为该国的单一栽培经济)。最近成为热点话题的巴西亚马逊热带雨林的消失,原因之一就是占用土地用来种植大豆与养牛。所以中国的饲料用豆粕的进口——或者说猪肉的消费量如果无法削减,亚马逊热带雨林的消失将不会停止。当然,不仅仅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只要有大豆需求,亚马逊雨林就会持续被开发成农田。所以热带雨林的消失于所有大豆食用者都有责任。(另外,让中国人不吃猪肉就像是让日本人别吃鱼,禁止美国人去野外烧烤一样不现实。)

中美贸易战争中,中方表示会持续进口美国产的大豆,看起来像是两国关系良好化的体现。其实这只是两国对经济上的考虑而已——中方需要大豆进口,而美国农民需要出口大豆。这和苹果手机一样,在不同意义上两国间形成一方生产和一方消费的单向关系。

根据美国的一个致力于普及肉类代替食品的组织Good Food Institute发表数据,每公斤扁豆与牛肉比较,生产所需土地资源为后者的十八分之一以下,水资源为十分之一以下,化石燃料为九分之一以下,肥料为十二分之一以下,杀虫剂为十分之一以下。从数据看相比之下确实人造植物肉对环境更加友好。但是数据的背后还有别的一些问题。如果人造植物肉大量代替肉类食品的话,有可能造成养殖畜牧业和农业的市场急剧缩小。另外,消费者到底需不需要“仿制肉”?(吃人造植物肉还不如直接去吃大豆)。不仅是欧美地区从古至今享有相对高的社会地位的肉类生产者,农民们也会抗拒农业市场的缩减。而站在消费者的立场看,人造植物肉既不具有显著的美味口感,且价格昂贵。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分配多少资源给人造植物肉是一个困难的抉择。综合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市场原理以及文化背景,我认为人造植物肉的出现只是人类肉食变化开端的一个标志,人造培养肉技术将会比人造植物肉得到更多的发展。再生医疗学的各种知识与想象的运用,将使各种人造培养肉类制品得到大量生产。市场正在等待迎接变革。

-时事新闻

© 2024 MindSeeds Journal 从东亚看世界 Powered by AFFINGER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