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洋思想

古教照心,心照古教~“你的意见是什么?”

2020-03-15

“读一下这个人的书吧。是你大学同校的前辈哦。”

我在银行担任对法人销售的时候,曾负责了一个公司。这间公司的总经理是位女性,她向我推荐了一个人,正是安冈正笃老师。我从小接受西方教育,而书中内容以东洋古典文学为中心,对当时苦闷的我来说如久旱遇到甘霖一般。安冈正笃老师的书是我人生中的际遇。

安冈老师经常在书中提到“古教照心,心照古教”。对于在学习事物的人来说,教育意义十分丰富,因此在此稍稍引用。

读书的方法有两种,其中一种虽然也叫做读书,但读书时只想着“原来是这样”“对啊”,始终赞同着书中的内容。其实这不是读书,而是被书读,书成为了主体,而自己只是一昧的被动接受。

这种读书方法是从书中获取知识和内容,也就是吸收。用英语说是passive。用更优雅的、古典的方式形容,正是属于“古教照心”。但这样只是一昧的接受,并没有积极意义上的主观参与。意识到这一点,我带着疑问和自发的思考,作为主动方,将曾经读过的书再读一遍。这次是真的读书。

虎闲禅师说“古教照心、心照古教”,这是能令人深思的,蕴藏着深刻力量的话。应该让自己作为主体,让自己的心去照亮书。

(『活学としての東洋思想』(作为活学的东洋思想)p.24)
虎闲禅师 Kokan Shiren Zenji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努力将教师或者上司所说的话记在笔记上背下来,只不过是拙劣的复制罢了。应该以其作为基础,通过自己的思考、将其解读,洗练成自己的意见。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只不过是一种媒介,所能做的是,在对方的心中种下好的种子,然后成为一块磨刀石,在每个与对方相遇的瞬间,一边迸射火花,一边研磨。换句话说,教师不过是负责辅助的职能。

相关博客➡授人以“答”不如授人以“问”¬¬——关于啐啄同机的思考

当然,牵强的将书中的内容和自己的认知结合的方式也是不可取的。“古教照心”是“心照古教”的必要前提,在这时不能停留在似懂非懂的阶段,而是应该反过来以自己的心去将书中的思想照亮、去解释它,需要真正意思上的使它成为自己的血肉才行。

二战后,被称为“唯一不会顺从的日本人”的白州次郎,敢于对GHQ说“尽管我们战败了,但我们没有成为奴隶”。战争发生之前,白州次郎曾经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那个时候,他经历了难以忘记的事情。

剑桥大学以优秀的教师团队知名。其中就有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学生们在优越的环境中,贪婪地汲取各种知识。在这时,我经历了难以忘记的事情。

这是我参加优秀的物理学者约瑟夫·约翰·汤姆森(以发现电子而著名)的执教科目考试时候的事。我详尽地复习了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所以对这门考试的结果非常有自信。

但是看到分数的时候非常失望。因为分数出乎意料的低。

当我一边不满的摆着脸色,一边对照答案的时候,看到上面写着“你的答案中,完全没有属于自己的思考”。好像有一股电流从头顶贯穿至脚尖。

(这就是对我在中学时感觉到疑惑的解答啊)

顿时感觉到了非常的愉悦。考试成绩不好的事情完全抛在一边,只想着要跟所有认识或不认识人握手。

(好、就试试看吧!)

之后的考试,因为满满的写了自己的意见,所以拿了高分。这个瞬间我才真正感受到在英国学习的幸福。

北康利『白洲次郎 占領を背負った男』p.26)
Jj-thomson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很多留学欧美的日本人都有过相同的经验。这样的切身体会,让经历过的人明白了自己的意见的重要性,并且开始锻炼自己。

东亚由来是科举文化,所以学习以背诵暗记为主,让人误认为只要记住就可以。但若“古教照心,心照古教”,就能都向前更近一步了。

-东洋思想

© 2024 MindSeeds Journal 从东亚看世界 Powered by AFFINGER5